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养老金投资 消费者教育
投资管理 >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养老金投资:保值重于增值——访美国普信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林羿

养老金投资:保值重于增值——访美国普信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林羿

国际金融危机自去年夏季爆发以来,其危害已深入至金融体系的各个部分。其中以401K为主的美国养老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有些美国人的退休金甚至损失殆尽。对此,美国普信全球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林羿,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一些不适宜的规定,是该国养老金投资蒙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因素;就养老金投资本身而言,保值应被放在比增值更加重要的位置。


美金融体系存在不适宜规定

中国证券报:您认为美国养老金制度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了什么问题?未来将如何改善?
  林羿:美国养老金投资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遇重大打击,并不是因为养老金制度上存在着怎样的缺陷,而在于金融体系中的一些不适宜规定。比如,作为美国私人养老金计划主要形式之一的确定收益型模式(Defined Benefit,DB),就要求完全由执行计划的企业进行注资,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财务负担。
  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放大了上述负担所形成的压力:一方面,金融投资不再像之前那样有利可图;另一方面,美国2006年通过《退休金保护法》时,要求在那之后的7年内完成对DB计划的100%注资,并要求对DB计划的资产负债表按市值计价,使计划注资水准得到如实的反映。因此,现在要求美国议会对上述要求进行修改的呼声很高。
  中国证券报:在金融体系中部分或全部改变实行“市值定价”的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林羿:改变总是会带来正反两面的影响,但如果利大于弊,改变就有进行的价值和必要性。我对相关要求得到修改的前景表示乐观,主要是因为,美国金融企业在危机背景下无法获得足够的交易量而只能通过撇账来维持运营,而如果按照实行“市值定价”的标准,把企业的压力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就会造成投资者的疑虑,从而更不易激活信贷市场。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目前修改部分要求的压力主要来自美联储和美国证交会(SEC)。


中国市场前景最可观
  中国证券报:经历了金融危机,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养老金业务方面受到什么影响?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有什么反思?
  林羿:整个2008年,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DB计划资产下降了25%,仅这一个数据就足以说明冲击的严重程度。因此,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投资上的调整,就成为了必然。在危机出现前,资产管理公司过分追逐高收益,不顾及自身以及个人投资者所可能面临的高风险;现在,则需要减少投资风险来满足投资者对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因此需要降低对实现超额利润的债务驱动型投资的热度。而我认为,鉴于公司债与美国国债利差已达到了10%至15%,信用级别在BB级以上的公司债券是当前的一个较好的选择,当然,风险也是同样存在的。
  实际上,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也需要借鉴中国同行的经验。比如,中国政府针对本国的企业养老金,进行了投资比例的规定,这就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尚处发展阶段,应该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一些教训。那么,您对中国养老金制度的设计者们有什么新的建议?
  林羿:虽然中国A股市场2008年整体下跌了超过60%,股票方向基金净值平均下跌52%,社保基金权益类投资也自成立以来首次亏损。但中国仍然是全球发展前景最为可观的市场之一,甚至将领先于全球率先实现复苏。在这样的发展预期下,我想给出的建议有三。
  首先,在设计与推出新产品时,不要随大流。资产管理公司的着眼点不应单纯放在对高利润的追逐上,而要以客户的利益为中心,将资产保值放在比增值更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对养老金投资尤其关键。
  其次,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强基本面研究和研究人员培养,了解市场形势并为风险监控提供有效依据。举我们普信自己的例子来说,1999年和2000年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160多家科技类企业,其中互联网企业就有40家左右。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了之后互联网泡沫出现的可能性,普信因此顶住压力,从互联网行业大规模撤出投资,避免了重大损失。这轮次贷危机中,我们也再次适时退出。
  最后,加强针对客户的投资前教育,尤其是外国的资产管理公司,要首先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打通与客户交流的渠道。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