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养老金投资 消费者教育
投资管理 >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央行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局部降息 宽松政策可期

14日,央行如期开展了200亿14天正回购,数量虽与上期持平,但中标利率却只有3.40%,较上期下行了10个基点。

这是正回购利率的今年第三次下行。此前的7月和9月,14天正回购利率曾两次下调,分别由3.80%下调到3.70%、从3.70%下调至3.50%。

招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记者说,此次正回购利率下调,是央行一系列降息举措之一,虽然基准利率并未调整,但通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引导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利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息的作用。

“14天正回购利率是市场回购利率的底部,市场利率的回落,使得央行正回购利率进一步下调的时机已经成熟。”申银万国研究所债市团队也认为,当前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某种形式的降息仍是必然事件。

从推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工具,到下调正回购利率,传递出央行不断加码定向宽松的信号。

民生证券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央行顺势下调正回购利率,旨在弱化银行将流动性头寸上缴至央行的动机,激励银行将更多的流动性配置于信贷类资产。这表明中央对经济有底线,央行不会对经济下行作壁上观。

刘东亮告诉记者,目前经济仍处在下行通道中,地产新政对投资的拉动作用预计明年才能体现出来,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这个大方向之下,未来出台更多压低利率的政策是可以期许的。“当然,这种零敲碎打式的降息,正在消耗全面降息的空间,年内基准利率不动的概率也愈来愈大。”

正回购中标利率一个月内两次下调,也验证了部分券商对于未来货币政策不断定向宽松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利率下行趋势将助推市场偏好上升,稳住当前市场趋势,避免重演过去三年中A股在四季度的凶猛下跌。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称,杠杆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自然会提高股票投资的预期回报率,并对目前的市场风格起到强化作用。站在现在时点来看,加杠杆的行为仍然得以默许和鼓励,所以这些资金短期内还不会撤出,市场风格也不会明显变化。

海通证券则认为,在过去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背景中,受年度考核制度影响,四季度场内资金的投资行为对市场往往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过去三年间A股在四季度频繁持续大跌。但本轮行情的中期逻辑在于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政策托底、改革加速推升风险偏好。7月以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余额、融资余额等指标均在增长,显示新增资金不断涌入股市。即便存量资金出于年度考核而获利了结对市场带来冲击,但有增量资金入场对冲,其影响将大幅减弱。

来源:上海证券报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