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养老金投资 消费者教育
投资管理 >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央行首创MLF两个月投放7695亿 降息预期升温

11月6日,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证实9月和10月,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三季度,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略显宽裕,但银行的预期不仅仅在于实际的货币投放规模,而在于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因此各家银行在流动性上留有较大余地,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导致在某些时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反而出现紧张。因此,此次MLF的实施可能对市场利率不会起到太大作用,银行的风险偏好没有改变。

今年9月,诸多媒体报道称,央行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5000亿左右的SLF(常备借贷便利),此消息一直未得到央行和商业银行的正面回应。

10月,市场再次传言央行向股份制银行实施了一次3000亿左右的SLF操作,随后中金公司称此次操作并非SLF,而是央行新创设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同样央行也并未回应。

《报告》表示,根据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情况,第三季度人民银行未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保持为0。

而此次《报告》终于澄清了上述两次传言。今年9月,央行创设了(Medium-term LendingFacility,MLF)。9月和10月,央行通过MLF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亿元和2695亿元,期限均为3个月,利率为3.5%,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央行称,总体看,在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的情况下,MLF起到了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

杜征征认为,基础货币投放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传导一般有2~3个月的滞后性,资金是留存在金融市场体系内还是投放到了实体经济,需要观察,由于对未来经济下行的预期,很可能造成银行惜贷或提高风险溢价,两种情形下实体企业能获得的融资都不会大幅增多。总体来看MLF会有一定效果,但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尽管央行称,第三季度进一步调整了与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相关的政策参数,并适当加大了对支小支农贷款较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调整力度,但巴克莱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分析认为,“分企业规模看,PMI数据显示定向宽松措施对于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成效不大”。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贯彻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虽然央行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依然态度谨慎,但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再次加重了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

常健表示,10月国家统计局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意外从9月的51.1回落至50.8,证实了内需疲软、增长势头羸弱的局势。预测中国央行还将两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一次在2014年第四季度,另一次在2015年第一季度。10月官方PMI数据走低、内需持续疲软以及通缩风险的不断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近五年新低等因素加大了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