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视野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长江视野 >
在喧闹声中的冷思考

 编者按:长江养老保险公司去年在上海市人社局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企业养老金专家顾问委员会,特邀了上海市范围内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管理专家和学界学者担任该委员会的顾问。成立以来,该委员会在联系和了解广大参保企业、职工诉求和建议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如何提升养老金管理、改进服务、创新产品、和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建议。本期长江视野特邀两位委员顾问,请他们发表对于如何推动上海市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看法和思考。

  最近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讨论持续已达数月,人社部关于“延迟退休是必然趋势”的看法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各路人士纷纷登场,发表高见。其中,比较典型的声音有以下几种:

    声音一:之所以提出延迟退休,是因为养老金缺口太大、欠账太多,需要借此减缓寅吃卯粮的矛盾;

    声音二:实施延退休,意味着“多缴几年的保险金,却迟几年领取保险金”,实质上是对老百姓利益的剥夺;

    声音三:延迟退休不是解决养老金问题的根本办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养老金缴纳不公的问题。

    ……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些看似真知灼见的见解,实质上或是以偏概全,或是一通牢骚。反正,只需把话说出去,自我释放一下,自我陶醉一番就可以了,至于说得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对实际工作是否有帮助,那是后话不用考虑的。

    古往今来,大凡社会问题均不是一天形成,也不是一天能解决的;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外国如此,中国也如此,其他社会问题如此,养老保险问题也如此。回头看看,我们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一个极贫极弱、人皆可欺的国家,到实现独立自主、拥有尊严的国家才短短六十余年。六十余年的历史,对一个人来说,可能算作是一生,而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却是短暂的一瞬间。六十年来,我们走了一段弯弯曲曲、波波折折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也犯下了不少的错误;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社会问题,同时又产生一个又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在众多的社会问题中,养老保险的问题,算得上是一个覆盖面广、影响时间长、比较复杂、也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28年前的1984年,我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15年前的1997年,制定政策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11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8391万人,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2643万人,两项合并共6亿多人,建成了世界最大养老保险体系。这应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由于体制沿革和不断变革的原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确实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颇为尖锐的是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调整。近十年以来,由于国家法令的完善,私营业主逐步接受了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为员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理念,并付诸行动,他们的员工正分享着“我也有了养老保障”的喜悦之中;而自由职业者(包括在城市打零工的务工者)、农民、无业人员也在逐步享受国家养老保障“全覆盖”。矛盾比较集中的是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国有企业员工;他们都是国家体制内的人,享受的养老保障原本是相同的,但随着改革过程彼此之间的养老保障水平却逐渐形成了较大差距。这个矛盾,不是哪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确实有其客观的复杂的历史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私营企业员工的喜悦之情逐步散去,与自由职业者、农民、无业人员一起,不再满足于已有的养老保障水平,我们的养老保障问题会更加复杂,矛盾也会更加尖锐。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面对社会养老保障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指望用一个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解决好;必须认识到任何社会形态、任何发展阶段,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连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养老问题也有不平衡的一面;必须承认一位退休工人与一位专家对社会的贡献度有所不同,他们的养老保险水平也不可完全一致。因此,不要片面地强调缩小差距、整齐划一等目前并不切实际的想法。

    目前所能做的、可以做的、能起到一定作用的,首先是理清头绪,着重做好几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切实解决“全覆盖”的问题,真正将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个社会基础事业、必做事业来做,让全民都能享受到养老保障;二是加紧解决政策碎片化问题,在各地缴费基数不一、比例不同的情况下,尽快制定指导性政策意见,逐步实现全国基础养老保险基数、缴费比例的趋于一致。三是在此基础之上,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大力推广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作为政府机构,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在养老保险方面的公平,特别是基础养老保险方面的公平一致,尽量缩小其差距;同时,要引导全社会正视公平问题,不能简单地拿不同工作、不同贡献的人群作比较,要承认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而且不可能完全消灭。这是比较理性的思维,也是比较客观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助于社会养老保险矛盾的逐步解决。

    对于企业年金制度,现在要做的是,不仅仅是向普遍百姓宣传,更需要向企业宣传,向政府管理机构宣传,逐步使全社会都能明白一个道理:在个人工作阶段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要想在退休阶段获得比较满意、与工作时收入比自己高的人相当的退休生活保障,惟一的途径是:在工作阶段付出更多的努力,增加更多的养老保障投入,为未来的养老做好准备。

    世界上本没有彻底的公平,如果有,那实质上反而是一种不公平;与其牢骚满腹地说一通怪话,或是因为惧怕问题的复杂性而踌躇不前,还不如正面现实,冷静思考,理出一个思路,一步一步趟出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子来。

上海证券报陈顺荣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