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产品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
资管客户登录
  • 机构客户登录
年金客户登录
  • 个人客户登录
    企业客户登录
95500; 400-820-9966
English
简体中文
首  页 产品专区

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产品

  • 集合计划
  • 单一计划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产品

  • 货币型养老金产品
  • 固收普通型养老金产品
  • 混合型养老金产品
  • 股票型养老金产品
  • 股权型养老金产品
  • 专项养老金产品

养老保障产品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
  • 企业薪酬服务产品
服务专区

长江卓尔服务

  • 卓尔品牌
  • 卓尔特色

专业服务能力

  • 受托管理
  • 投资管理
  • 账户管理

操作指南

  • 业务办理
  • 业务咨询
  • 长江微服务

常见问题

  • 热点问题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支持与下载

  • 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公告

投资管理

投资理念

投资风格

金融知识宣传

  • 养老金投资
  • 消费者教育
信息披露

产品净值披露

  • 养老金产品净值披露
  • 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净值披露

基本信息

  • 公司概况
  • 公司治理概要

专项信息

  • 公开质询
  • 股东股权
  • 资金运用
  • 互联网保险
    • 互联网保险业务网站网址
    • 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
    • 公司分支机构及联系方式
    • 客户服务及投诉电话
  • 关联交易
    • 重大关联交易信息
    • 分类合并披露信息
    • 其他需披露交易信息
  • 投资管理能力

重大事项

  • 重大事项信息

年度信息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 年度信息披露
  • 季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企业年金产品信息披露

  • 季度/年度信息披露
  • 临时信息披露

养老保障产品信息披露

养老金产品信息披露

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

关于长江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公司文化

大事记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信息公开

企业基本信息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投资者关系

长江资讯

长江快讯
养老金资讯
长江视野
长江公告
长江资讯 > 长江视野 >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构建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构建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

徐勇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在当前国内经济内生动能有待夯实、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更为迫切。养老金具有配置久期长、来源稳定等特征,是优质资本的核心来源,近年来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积极与显著的成果。为推动养老金更好地对接实体经济,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等各方需携手努力,共建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持续为国家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精准扶贫等注入力量。

一、养老金管理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

(一)内外部环境变化催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紧迫需求

1.国内经济内生动能有待夯实

2019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特别是内生动能有待夯实。从近期的经济数据表现来看,制造业投资减速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2003年以来新低,出口增速继续小幅下移,中国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探底。

图1:中国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探底

图2:制造业投资低迷,显示企业家信心不足

7

8

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Wind

图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2003年以来最低

图4:出口趋势增速持续小幅下移

9

11

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Wind

2.国外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出现放缓,加之近期中美贸易谈判重回紧张态势,从贸易摩擦快速升级至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中断等强硬举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稳健”,他同时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因此,要真正解决内外部紧张的经济形势,唯有做好中国人自己的事,苦练内功,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

(二)养老金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主体

养老金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既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实实在在的金融力量,也能够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与投资管理,让居民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

1.养老金可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方式

当前,我国融资结构主要依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发展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成为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短板。目前来看,我国社会融资在行业和地区上都有所倾斜,中小微企业和不发达地区获取金融资源的难度较大,这也意味着这些企业和地区在金融市场上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供给。

境外成熟市场经验表明,养老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源泉。截至2018年底,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0.75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部分存量为34.41万亿元(企业债券余额为20.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7.2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01万亿元)。目前我国养老金总规模已超过9万亿,可通过购买债券和股票等方式提供大量资金,以30%投资股票的比例计算,最多可入市提供3万多亿资金。养老金能够有效推动优质资金与优质资产之间的联动,有效提振市场信心,特别是稳步增长的养老金规模对直接融资的正向效应将会愈发明显。

图5:2018年社会融资组成情况(%)

5

资料来源:Wind

2.养老金可满足实体经济中长期需求

养老金具有配置久期长、来源稳定等特征,是优质资本的核心来源。通过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养老金可转化为经济增长所需的中长期资本,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直接融资来源。同时,养老金投资风格稳健,有利于改变资本市场从短期投资逐步转向长期价值投资。

二、养老金管理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积极实践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市场在养老金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尝试。

第一支柱方面,基本养老持续加大实业投资力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范围中包括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近年来,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切实加大了实业投资力度,通过21家投资管理人的积极参与,投资规模和质量屡创新高。2017年基本养老受托运营报告显示,在通过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后,2017年当年投资收益率达到5.23%,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的占比达53.72%。

第二支柱方面,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直接对接实体经济的产品通道顺利打开,助力实体经济效果显著。目前,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通道大致有三个:一是配置银行存款,由银行通过信贷的方式流向相关企业;二是在公开市场直接配置企业的债券或股票;三是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另类产品,以私募的形式流向实体经济。其中,第三类渠道的比重正不断增加,以长江养老发行设立的债权投资计划为例,公司成立至今通过发行债权投资计划,累计已募集资金约1,000亿元,这其中超过30%来自于企业年金基金。

企业年金之外,还有职业年金。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其基金运作得到了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截至2019年6月,中央、24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完成了职业年金计划受托人评选(全国合计33个),其中长江养老等6家机构在目前25个项目中全部以正选管理人身份中选。职业年金是养老金管理机构对接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窗口,从资金积累层面来看,职业年金规模较大,每年新增资金有望达1500亿以上;从机构层面来看,由于直接对接地方政府,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梳理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更系统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从政府层面来看,有利于提高政府提供优质资产的积极性,推动职业年金对接当地优质项目。山东省作为全国首个开展投资运营的省级职年项目,在山东职业年金5号计划中,长江养老以职业年金投资湖北交投的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成为了全国省级职业年金对接地方经济的首单。

第三支柱方面,由于资金积累还比较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目前来看并非显著。

三、构建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为了推动养老金更好地对接实体经济,必须努力建立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站在养老金管理机构的角度,需要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金融产品为载体,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品、服务、人才、风控、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将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实体经济在获取长期资金后能够进行更加长远的规划,通过生产要素的提升来获取更高的回报;最后,实体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提升养老金的回报,使得居民共享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客户的信任会更深,会更好地推动养老金的投资实践,最终形成“资金端-产品端-资产端”的良性循环。

图6: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图谱

13

(一)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的要素

1.多主体的共同参与

养老金融生态圈的建设需要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参与,并共享生态圈的发展成果。其中机构作为连接客户与实体经济的桥梁,是生态圈的核心。养老金管理机构一方面可通过自身专业化的投资实践,增强委托人/投资人的信心,进而改变“长钱短考”的局面;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2.机构间的互鉴共盈

养老金市场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市场,需要银行、保险、基金、证券、信托等机构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在养老金积累期和领取期的不同功能和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机构需要更多地关注彼此间的联动性、共赢性和整体发展的持续性,相互学习借鉴,实现专业优势最大化。比如,在职业年金基金运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机构之间在竞争的同时,更多地通过相互协同、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共同促进职业年金基金的管理。

3.具备内生进化机制与正向外溢性

养老金市场的发展模式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一个良性的生态圈系统需要具备内生的调节与进化机制,这其中不仅包括顶层制度设计的不断革新,也需要机构、个人发挥更强的主动性,在养老金产品创新、投资实践等方面加大创新。同时,一个良性的生态圈系统还需要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带来正面的效益,即正向外溢性,在实现自身平衡发展的同时,对整个资产管理市场起到撬动与辐射作用,对民生福祉、社会经济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4.各要素的闭环管理

养老金管理涉及资金、产品、服务、人才、信息、风控等各类要素,同时养老金从开始缴费到领取并最终转化为高品质的养老生活体验,是一个持续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一整套的服务体系与之配套。因此,在生态圈的建设中,需要特别强调各类要素的闭环管理,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满足居民差异化的需求。

(二)当前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的构建已初具条件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养老金增量资金可期,参与的机构主体以及产品供给更为丰富,经济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动能与机遇,这些都为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的构建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1.资金端:养老金管理的增量资金规模可期

第一支柱国家基本养老层面,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7个省区市签署的8,580亿元委托投资合同中,已有6,248.69亿元到账投资运营。今年还将积极推动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东、青海等9省签署委托投资合同。江苏、浙江、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其委托资金的规模相信将相当可观。

第二支柱单位补充养老层面,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日趋成熟,截至2018年底,全国企业年金累计基金规模已达1.48万亿元,覆盖全国8.7万家企业和2388万职工;于2015年正式启动的职业年金制度将有望覆盖近39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日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的受托人评选工作推进进度已超过三分之二,随着各地职业年金计划管理机构选聘的落地,多地正陆续启动基金投资。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层面,2018年4月,个人税延养老保险在上海、福建(含厦门市)、苏州工业园区开展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平稳推进,试点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2.产品端:机构主体与产品都更加丰富多元

伴随着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的稳步推进,养老金市场参与主体以及产品体系都日趋多元。机构主体之间合作共赢、共同参与养老金事业发展的格局,有利于养老金事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创新。随着机构的发展和对于发展阶段特点的不断深入把握,产品的创新与产品体系的完善也具备了更好的条件。

3.资产端: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的机遇期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有着较多的有力因素——三大攻坚战进展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有力推进,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宏观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部分传统产业进入调整期,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了金融改革的方向,养老金投资必须紧跟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步伐,共同分享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成果。

(三)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资金端的资产储备不足,结构不均;产品端的客户需求呈现多元化,而配套支持尚不充分;资金端的投资范围与投资比例还存在一些限制,不能灵活地调整配置结构和投资品种。

对此,下一步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各方共同协作与努力,共建养老金管理良性生态圈。

1.政府层面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通过加快推进基本养老全国统筹、加快职业年金的投资运营、持续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分阶段推进年金投资范围拓宽等手段,进一步促进养老金的市场化投资运营;二是探索打通养老金三支柱账户平台,提高账户体系的灵活性,进而推动不同养老金账户资产的合理归集与筹划;三是持续深化政策引导,推动民众养老责任意识的提升以及养老金融教育体系的完善。

2.机构层面

一是坚持长期资金、价值投资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持续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构建可复制的投资运营模式,持续为国家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精准扶贫等注入机构的力量。

3.个人层面

当前我国居民的养老责任意识普遍不高,亟需树立养老金规划和投资管理意识,及早开展个人养老投资储备。同时,养老金投资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还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只有更多地通过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个人资产才更有可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

网站声明 | 加入收藏 | 网站已支持IPv6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 备1202829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84号